上世紀90年代,獨立之初的俄羅斯在轉軌起步階段經濟改革上實施的是激進的“休克療法”,目的是為了在短期內形成市場經濟體制模式。為此,俄羅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國企改革,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結構,力圖使企業(y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商品生產者主體。20多年過去了,俄國有企業(yè)今天在經濟發(fā)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日前,記者帶著這一問題采訪了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前所長西莫尼亞院士。
西莫尼亞指出,蘇聯時期,國有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對蘇聯經濟的發(fā)展起過積極作用,在后來的經濟發(fā)展過程中,雖然經歷多次經濟體制改革,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不僅未能改變。葉利欽時代,俄羅斯的國體差點被自由經濟模式搞垮,普京在上臺后的最初幾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重新整合經濟方面。普京很清楚,現在必須恢復大型國企并使其現代化,特別是在那些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行業(yè)。普京在總統(tǒng)第二任期內強化了大型國有企業(yè)聯合,特別是加強了國家對戰(zhàn)略性行業(yè)的控制,并同時確定涉及國防、石油、天然氣、運輸、電力、外貿、銀行、漁業(yè)、鋼鐵制造業(yè)等領域的1063家大中型企業(yè)為國有戰(zhàn)略企業(yè),規(guī)定政府無權對這些戰(zhàn)略企業(yè)實行私有化。2004-2007年間,國有股在俄資本市場中的比例從24%升至40%,2009年達到50%。1997-2009年,國有經濟比重從30%升至67%。
西莫尼亞告訴記者,俄重新國有化的主要目的是:一、增強國家對經濟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對影響國家重要經濟戰(zhàn)略利益的領域加強調控力度;二、進一步打擊與削弱寡頭勢力,防止國家政權寡頭化,剝離寡頭與政治的關系;三、在一些重要經濟部門培植大型國有控股企業(yè),目的是保證國家重要的產業(yè)政策得以實現。俄羅斯在重新國有化時,并不要求100%的股份,而是保持在51%的股份。
西莫尼亞指出,中國30多年成功的改革經驗值得俄羅斯借鑒,中國既保持了5000年的文明歷史和傳統(tǒng),又引進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發(fā)展理念,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就是中國奇跡!
西莫尼亞說,目前,中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國企再次走到了“風口浪尖”,瀕臨生存的極限地帶?!拔蚁嘈?,中國人民憑借著東方智慧,中國的經濟轉型一定能夠成功?!边z憾的是,在此問題上,俄羅斯只能向中國提供教訓,而不是經驗。
西莫尼亞強調,普京當前要實施“新經濟政策”,他要排除來自左和右兩方面的干擾,右翼力量希望在俄搞西方的自由經濟,而左翼力量希望恢復斯大林時代的做法。實踐證明,美國的完全自由經濟模式行不通。在此問題上,中國的做法值得稱道,中國人是“摸著石頭過河”,中國已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
西莫尼亞最后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追趕型經濟的國家都應重視國家的指導和調控作用,國企和私企是伙伴關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
?。ū疚恼抡?月10日《光明日報》)